近年來,網美和文青最喜愛的新微旅遊景點是充滿客家文化的浪漫臺三線!客戶委員會透過參與式設計,從桃園、新竹、苗栗、台灣選拔21個村團隊,透過社群干擾挖掘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共同創作獨家村徽和文化地圖。你想知道不同客家莊的私人秘密地點和文化景點嗎?現在讓我們透過精緻的文化地圖和獨特的村徽形狀來了解它!
【新竹篇】
逐步東行復刻竹東
竹東的街景既普通又非凡,在混亂中仍然看到秩序。每棟房子,每一個老人,每一條街都講述了竹東人的故事。漸漸地,東行團隊由學校師生組成,帶著熱情的學生走遍家鄉,以社群木業、老街、劇院為學校,以整片土地為教室,以居民為教師,透過實地考察走訪小鎮,以文字、攝影、插圖深刻記錄竹東。
最熟悉的母語叫賣竹東中央市場
屬於傳統客家市場「中央市場」就像居民們溫暖的大懷抱一樣,曾經被寫過《男人的菜市場》的作家劉克襄:「竹東菜市場是我去過的最大、最熱鬧的市場!」,各種遵循傳統古代早期風味的小吃都充滿了香氣,如米苔眼、餃子、水晶餃子、蔬菜袋、鹹餃子、艾草等,甚至外國遊客也忍不住放慢腳步,停下來品嚐新鮮食物。
洗衣坑小溪喃喃洞窟安靜
當你來到傳統的洗衣坑時,你可以看到一個簡單而安靜的洞穴。溫暖的陽光從小洞裡傾瀉而下,襯托出洞裡略帶涼爽的夏日情懷,靜靜地在洞裡搓洗衣服。河水潺潺,蟬鳴清澈,彷彿伴隨著下午的閒暇時光。
莊冰店暑資源莊冰店
藏在中油的資源莊冰店是「資深竹東人」美好的回憶,由枝子冰串起的童年,是許多居民清涼甜蜜的成長故事。店裡的古老清冰、枝子冰、漢堡冰淇淋都是盛夏的好味道,也讓外國遊客永遠不會忘記。
河濱公園溼地生態保護
河濱公園位於前溪畔,佔地135公頃,分為溼地生態區、體育公園區、景觀生態覆育區和生態體驗教育區。有籃球、足球、棒壘球、錘球等運動場館,以及20公里長的腳踏車道,結合了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覆育,是週末假期休閒的好地方。
由於林業和天然氣是竹東早期的經濟發展,村徽用火車和軌道帶出竹東的特色,以擬人化的表現和五彩繽紛的色彩,讓人感受到竹東文化的多元化融合。用純手繪的表現,再現老竹東的風華地景,把曾經熱烈的產業、文化遺蹟、景觀做成記憶地圖,充滿懷舊!
玉山社群群山環繞
玉山社群,又稱赤柯山,是西部最大的石灰石礦。大多數社群居民在早期從事礦工工作,對台灣的礦業歷史有著無窮無盡的豐富文化和文化故事。附近的玉山溪生態豐富,另一個著名的產業是「赤柯山紅茶廠」正統的台灣紅茶在全球銷售數十個國家,仍然保留著優質的茶園和製茶技術,絕對是最好的茶。
礦業遺蹟展示深入體驗礦業文化
玉山社群利用閒置老建築物作為礦區博物館,展示當年礦工使用的工具、採礦模擬場景,並紀錄礦工故事、社群與礦業的緊密關係等,除了可以讓年輕一代瞭解採礦歷史,也能讓遊客深刻感受不同於其他客家農莊的風貌。
百年銀杏枝繁葉茂
這棵200年的老銀杏樹位於關西鎮玉山十一鄰赤柯山路旁,經常吸引路人駐足,因為每當樹上金黃燦爛的葉子隨風飄落,就能形成一道五彩繽紛的美景。樹下的任何一把都是一堆美麗的扇形葉子,甚至著名的戲劇製作人也參觀過。
村徽以玉山社群特色礦業為基礎,台灣罕見的纜車籠和社群特有的刺柯樹,強調獨特的文化和自然元素。地圖結合時間軸的概念和發展過程配置,區塊化描述「關西台灣紅茶」及「玉山石灰石礦」創方創造定位。
豐富的文化亮點上林社群
上林裡是結合「上」橫坑聚落與平「林」地區聚落組成的開放社群,居民大都務農為生,有美麗的埤塘景緻、觀光果園,儲存完整三合院建築和40年代天主堂,人文地景等資源非常豐富。關西鎮上林社群發展協會希望透過耆老訪談和實地踏查,將這些文化資產以文字描述下來,並繪製成導覽地圖,讓遊客以深度遊覽方式為社群注入新活水。
范仲淹後代餘慶室
餘慶室是拓墾先民範汝舟仕紳創立的,有百年曆史。坪林范家是北宋大作家范仲淹的後裔。他非常重視教育,樂於施捨,修建橋樑和道路,捐贈土地和建造寺廟。他被當地人稱讚為積善家庭和餘慶。因此,他被稱為餘慶室。來這裡探索歷史遺蹟,不僅可以發現客家傳統住宅的美,還可以透過聽老人的解釋來了解范家的祖先智慧。
平林天主堂優雅美麗
中華民國47年來,戴愛華神父從當地紳士範朝燈購買農田,建造了莊嚴神聖的哥德式聖堂。當你來到公園時,你會自然地感受到教堂莊嚴的氛圍,理解教義中分享和奉獻的美。在庭院的榕樹下,這是許多大孩子享受涼爽和交談的好地方。
遠近馳名元和宮
坪林元和宮奉獻三官大帝和眾位神尊。為了祈求五穀豐收和平安,爐主每年輪流辦理祈福、完福、拜斗事宜,周圍充滿鄉村風光,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傳統的祀儀式保留傳統祭祀儀式
每年農曆7月14日下午2:00至4:00,元和宮的信徒都會將祭品掛在圓形鐵吊環上普渡。這種祭祀方式來自1930~40新浦義民廟中元祭典,由於當時十三聯莊信眾多,供品臺空間不足,廟方製作竹架,將祭品重疊掛在上面,增加了裝飾空間,形成了一大特色。
老圳引水「穿壟」地景勘查
俗稱客語穿壟,是指先民克服萬難,鑿山引水,灌溉坪林地區良田百頃,是農村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
雙連埤塘
位於平林通往上橫坑的道路兩側,一大一小的雙連塘椰林倒影。池中飼養大量魚類,早期提供灌溉、養殖、休閒釣魚等功能。在夕陽下,風景優美宜人。
村徽中的果實是上林社群重點產業柑橘,中心是傳統的三合院建築「餘慶室」。文化地圖透過手繪風格呈現出具體而微妙的聚落外觀,希望讓參觀者挖掘和參觀上城社群的簡約魅力和文化景點。
雞林中的交通樞紐
雞林是各地區的重要城鎮,客人也創造了當地繁榮的商業區,包括林業、天然氣、水泥、玻璃是早期推動竹東地區繁榮的四大產業,隨著發展轉型,由竹縣政府規劃建設竹東藝術村,周邊地區也逐漸形成了新時代的商業區內涵。
百年老樹和舊河遺蹟
竹東河濱生態公園位於前溪上游,面積約150公頃。早期,石頭只堆成石堤。每一次颱風暴雨,整個雞林都會被大量的雨水淹沒。近年來,河堤的拓寬和水泥的使用加強了保護,使周邊居民放心,使該地區成為人們的休閒綠帶。
竹東藝術村讓老產業重新煥發新風情
竹東文化創意藝術村由台灣鐵路宿舍改造而成。車間、市場、佈局等不同行業相繼進入,帶來了過去廢棄的場景,共同創造了一個新的小生活圈,也吸引了遊客深入瞭解竹東早期的產業來源。
竹東天主堂具有濃厚的歷史意義
又稱新竹縣竹東天主堂「聖母沒有玷汙天主堂」,它是台灣光復後新竹地區建造的第一座大教堂,由西班牙耶穌會神父安徽德主持。建築以灰色牆壁為基礎,外觀有歌德尖角窗、圓玫瑰格窗、高聳鐘樓。建築設計為當地帶來異國風情。
樹林文化中心社群營造精神象徵
舊名竹東「橡棋林」,亦稱名為「樹杞林」,這是早期祖先到當地開墾的早期階段。他們發現這裡的橡木和國際象棋樹鬱鬱蔥蔥,因此被命名為森林。森林文化中心前身為新竹縣農產品展覽中心。經過公共研究所精心規劃的年度藝術和文化表演活動,重新定位為結合藝術和文化表演、展覽、教育活動等功能的公共會館。
地名強調圖徽「雞」這個詞的特殊印象,雞冠的設計是竹東火車站的車站,有趣的表演。文化地圖突出了鐵路、河濱公園和定居據點,展示了雞林中溫暖人文的林業和鐵路文化內涵。
南浦社群富含農村文化
南浦村保留了許多具有巨大文化和審美價值的最佳文化資源,如百年曆史的古屋錦繡大廳、石葉祭祀系列文化活動、迎接古董、泡菜季等,可以瞭解當地信仰與農村生活的密切關係。隨著時代的轉變,南浦社群發展協會現在旨在發展有機友好的農業,並致力於保持和維護南浦村現有完整的農業生產環境。
100%的橋祈求一切順利成功
百分橋原名南浦橋和永伯橋,是南浦對外界的重要通道。從最早的竹橋改造成吊橋、水泥橋到今天的鋼製景觀橋,見證了南浦的發展。橋上的100個圖騰是為了紀念當時北浦國小的100週年紀念日,因此這個名字已經成為遊客們祈求成功的百分橋。
南浦和農村珍寶百年水車
南浦全長三公里,引大坪溪進入北京。水流到總汴頭後,分流到莊內、山下、排水溝,灌溉南浦約60個水田。為了應對北部多山多梯田的環境,水車已成為農村重要的灌溉工具。隨著現代水利灌溉技術的進步,有百年曆史的水車已成為社群景觀創造的觀賞亮點。
活水源總汴頭
一般來說,從上游到下游,所有有水門的地方都叫汴頭。總汴頭是水市最上端的水門,是分市水入支渠的地方;各支流市道的寬度取決於灌溉面積的比例。莊內市灌溉面積大,是農村常見的景觀。
石爺爺保佑孩子
石頭公又稱石頭公、石聖公,許多家庭的孩子從小身體不好,讓孩子拜石頭公為義父求其保佑。信徒用紅繩串ㄧ一塊銅錢,或者在石爺旁邊檢查幾塊小石頭,放進香包裡,掛在脖子上,叫做「絭」,據說可以驅魔避邪,地方上的習俗每年石爺誕辰日去祭拜並換新紅繩叫做換絭,一直要到滿十六歲時才得脫下,叫做脫絭。
南浦社群一直是北浦鄉「穀倉」因此,村徽以稻米、百年南浦、百分橋為主軸。文化地圖以遊戲索圖搜尋佈局為設計重點,與社群規劃的旅遊活動相結合,帶入特色景點、行業和生態景觀。
北浦鄉浦尾村
浦尾村位於峨眉湖北側的丘陵上。它是北浦鄉人口聚集的居民區,也是北浦鄉到寶山鄉的必經之地。客家人佔北浦鄉人口的三分之一。傳統的浦尾村人口大多是來自廣東省的客家人。它最早是由彭氏家族組成的。因為它是由北浦逐漸發展起來的,所以被稱為浦尾莊。
北浦三角公園人情溫暖
三角公園實際上是一個迷你綠地,但在北浦,沒有人知道公園的主角是一棵老榕樹和一把椅子。幾十年來,每天早上都有許多長輩聊天聚會,送走了一群學生趕去上課。無論春、夏、秋、冬,樹下總有居民,可以說是浦尾的露天咖啡館。
藍鵲書房肩負著文化傳承的重任
藍鵲書房經理高美玉和阿萬先生早年修復了位於中正路尾部的一家老房子診所。房子裡的日本木材與水泥建築共存,美麗古典的鐵花窗,加上彎曲的樓梯,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迷人風格。兩人最初在老房子裡經營著一家咖啡館,但後來深深感動了山城的文化和歷史。他們希望建立一家書店,透過書籍和展覽向過去的遊客傳達客家文化的日常和美麗。
洗衣坑水質清澈
位於浦尾村十一鄰崇德堂附近,有一個自然湧泉的大井,水量豐富,成為女性聚集洗衣服的地方。因為客人說衣服是襯衫和褲子,所以被稱為洗衣坑,你可以感受到古代生活的形式。
仔細追遠彭家大宗祠
位於北浦彭家祠的彭姓祖先牌位來自台灣各地。目前,北浦彭家祠共有770個祖先牌位。彭祖的祖先牌位置位於三樓,由台灣彭姓人祭祀,彭延年的祖先牌位置位於二樓中間。在北浦鄉彭家祠舉行春秋祭祀儀式時,他們會恭讀延年公家訓。
村徽以浦尾村特色地景五指山、鵝饅頭為底圖,化為巨龍環繞村莊。稻田和果園受到土地寺廟的保護,展示了村莊的形象。文化地圖設計以客家藍襯衫為底圖,巧妙地將村線與藍襯衫上的線條設計相匹配,標記特色行業、景點和重要節點,製作成獨特的客家村文化地圖。